
前几日道正网,一位粉丝跑者向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:
跑步的时候,可以跑跑走走吗?
每当有人问起我这个问题,我的答案往往都是不建议采用间歇性跑跑走走这种方式来跑步。
为什么我会持这样的观点呢?
跑步时,身体需要维持一定的节奏与速度,即便你的跑步速度极为缓慢,可一旦停下脚步,心率和呼吸便会陷入混乱,身体原本有条不紊的节奏也会被彻底打乱。
表面上看,停下来是在“休息一下”,可实际上,这样的做法只会让身体累积更多的疲劳感,大大降低跑步所能带来的效果和体验。

就算你是初涉跑步领域的新手,也不应该跑跑走走,而要努力尝试连续不断地跑下去。
我自己就有过切身的体会道正网。
当初我刚开始跑步时,跑到1公里的位置就感觉疲惫不堪,心里想着干脆走500米再接着跑。
可当我走完那500米再次起跑时,却发觉身体变得更加沉重,而且根本无法坚持跑多远,心里还会不断地给自己暗示:再走一会儿吧……如此循环下去,跑步就很难保持连贯性,整场跑步也会变得越来越吃力。
相反,当你能够咬牙坚持连续跑过前面2公里之后,往往会惊奇地发现,越到后面反而越轻松。
这就是跑步连贯性以及肌肉形成习惯后所产生的规律作用。
所以,在我看来,跑步时最好不要跑跑走走。
当然,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,间歇训练除外,它跟正常的路跑是完全不同的概念。

那么道正网,“跑跑走走”为什么会让人感觉更累呢?
当我们跑步时,脚落地到地面的瞬间,并不是垂直向下的,而是向斜后方蹬地。
这个蹬地的动作会对地面产生两个方向的作用力,一个是向下的力,另一个是向后的力,根据牛顿第三定律,地面也会相应地产生反作用力。
也就是说,你怎样给地面发力,地面就会怎样反馈回来;你使多大劲蹬向地面,地面就会使多大劲“回复”给你。
具体来说,你向下蹬地,地面就会向上发力,帮你腾空;你向后蹬地,地面就会向前发力,助你前进。
这种连贯性的互相推力会让你保持一个相对匀速的状态,除了起跑阶段需要花费一些力气之外,越到后面,跑步反而会变得更加省力。
然而,一旦你选择停下来走一会儿,这种连贯的推向力就会瞬间消失。
当你再次起跑时,身体又得重新发力来推动自身向前,以保持匀速,如此跑跑停停,会让你的跑步过程变得更加费力,身体也更容易感到疲劳。
这其实也是为什么我们用相同配速进行间歇训练时,会感觉比正常路跑更累的原因,虽然两者的训练概念有所不同,但原理是相通的。

相信很多跑马拉松的跑者都有过类似的深刻体会,当你在比赛中感觉很累,停下来走一段之后,再次起跑时会发现身体变得异常沉重,更加难以坚持下去。
所以,为了获得更好的跑步效果和体验,我们在跑步时最好保持连贯性,尽量避免跑跑走走。
如果感觉累了,可以适当降低配速。
同时,在平时的训练中,也要加强锻炼,保持稳定的节奏,切不可先快后慢。
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在跑步的道路上越跑越轻松,越跑越远。
翔云优配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